您可能试图从服务器上的安全浏览器访问此网站。请启用脚本然后重新加载此页。
打开更易于访问的模式
关闭更易于访问的模式
跳过功能区命令
跳到主内容
关闭动画
打开动画
登录
若要通过功能区导航,请使用标准浏览器导航键。若要在各组之间跳过,请使用 Ctrl+向左键或 Ctrl+向右键。若要跳至第一个功能区选项卡,请使用 Ctrl+[。若要跳至最后一次所选命令,请使用 Ctrl+]。若要激活命令,请使用 Enter。
浏览
第 1 个选项卡,共 3 个选项卡。
页面
第 2 个选项卡,共 3 个选项卡。
发布
第 3 个选项卡,共 3 个选项卡。
主页
当前选择的内容
有害生物信息查询
法律法规信息
风险评估应用系统
有害生物检疫信息系统
用户服务
Newpage
您的浏览器似乎尚未启用 JavaScript。请启用 JavaScript,然后重试。
主页
文档
最近使用的项目
img
网站内容
Newpage
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在巴西引起采后柿子腐烂的首次报道
发布时间:
2018-05-03
浏览次数:
257
柿子(Diospyros kaki)在巴西广泛种植,主要在该国的南部和东南部地区。当前,巴西的柿子种植面积达到8300公顷,产量182000吨。2015年期间,在巴西圣保罗州皮拉科巴的一个试验果园中,发现了在果萼(茎末端)下方和周围有不规则的褐色和软腐病变。该病在样品果实(n=50)中的发生率为10%。采后病斑快速扩大,会明显地变棕色至黑色,果实产生大量白色至灰色菌丝体。
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,鉴定病原为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A.J.L. Phillips, Alves & Crous,并通过致病性测定。过去通常认为毛双孢属(Lasiodiplodia)世界性影响几种寄主,包括鳄梨、葡萄、芒果、番木瓜。这是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导致采后柿子腐烂的首次报道。
来源:
http://www.ndrs.org.uk/article.php?id=036001
附件:
First report of Lasiodiplodia pseudotheobromae causing fruit rot of persimmon in Brazil.pdf
[我要收藏]
[打印此页]
[关闭此页]
false,false,1